说明:纳陶技术是利用陶瓷做载体,把纳米技术和鼻粘膜吸附作用相结合,利用鼻粘膜有吸附、过滤以及固定的原理对重金属离子进行过滤。
在陶瓷颗粒的表面涂上一层纳米的零价铁, 它涵盖了多孔材料的吸附功能,并能在水中形成吸附膜。在“纳陶”颗粒表面和“纳陶”细孔内部具有不同的电荷,在吸附之后,这些零价铁会和重金属离子发生化学反应,将重金属离子牢固的吸附在陶瓷球表面,因此“纳陶”颗粒可以固定这些重金属离子,不再释放到环境中去。
“纳陶”滤料可高效去除水中砷、铅、汞、铬、镉、铜、锰等多种有害金属离子。通过享有国际专利的先进工艺,“纳陶”滤料实现物理过滤、吸附和化学固定,可定向选择去除重金属离子,同时保留钙、镁、钾等有益离子。
产品特点:
全球唯一:能有效去除危害人类第一大元素“砷”,去除率达99%以上。
高效:相比其他过滤材料,除了能去除余氯外,能有效去除水中重金属,去除率达99%以上。
安全:功能陶瓷材料天然抑菌,且吸附饱和后重金属永不脱落。
环保:材料回收后能安全回归自然,可直接填埋或作土壤改良剂,并且使用过程中无废水,无污染。
健康:除去有害重金属外,还能保存水中对人体有益的钙镁离子。
口感:能针对不同地区的饮水习惯调节饮水口感
纳陶技术的吸附化学键为共价键,共价键的形成是相邻两个原子之间自旋方向相反的电子相互配对,此时原子轨道相互重叠,两核间的电子云密度相对地增大,从而增加对两核的引力。所以不会释放和脱落,没有二次污染。 饱和材料的处理,普通填埋即可。
产品比较
目前的重金属处理技术主要分为物化法和生化法两大类。
物化法包括:沉淀法、离子交换法、膜法、电渗析法、光催化氧化法、吸附法等;
生化法包括:微生物胞外转化法、植物吸收法、微生物胞内转化法、微生物死细胞吸附法等。
物化法:反应速度较快、处理量大、曾经得到广泛的运用。但是由于传统的物化法会产生大量的废渣,重金属废渣又不能在环境中稳定存在,导致二次污染。
生化法:会由于作用菌种的不同而有巨大的差异,如,化能自养菌就可以利用矿物反应放出的能量来满足自身生长和繁殖的需要,而化能异养菌就必需外加营养源才能生存,由于营养源的加入,往往会造成出水COD的超标,化能自养菌就不会产生有机污染的问题。而植物吸收法,植物中砷含量是决定砷是否具有回收价值的关键,如不具回收价值,含砷植物的处理处置就是很棘手的问题。死细胞吸附法,最终含砷污泥的处理、处置是关键因素。
可见,无论哪一种处理方法,只有解决了二次含重金属物质处理处置,并且不产生另外的污染物这个难题,这才是真正解决了重金属污染问题 。深度处理是解决低浓度超标重金属废水的治理难关。
用量分析
用量计算参数:
日处理水量:5m³
年运行天数:340天(年天数减去春节放假天数)
纳陶吸附材料饱和量:1.5%(每克纳陶滤料可吸附15毫克重金属)
计算公式
重金属总量/日(g)= (进水浓度 - 出水浓度) × 日处理水量(5m³/天)
滤料量/日(g )= 重金属总量/日÷ 1.5%
滤料量/年(g)= (重金属总量/日÷ 1.5%)× 年运行天数(340天)
当滤料用量/年(即滤料总量)不变的情况下,若进水重金属含量不稳定,每增加或减少N ppm时,运行天数变化的计算公式如下:
年运行天数 =重金属总量/日 ÷ (重金属总量/日(g) ± N)×340。上述建议供参考。